近日,央视报道了有关「游戏防沉迷」系统和未成年人相关的新闻,提到现在很多孩子为了绕开「防沉迷」系统,开始做代练,既可以无限制的玩游戏,还能赚钱。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代练平台和公司也有意无意的推动这个现象,在安排代练代打相关业务时,并不会询问对方年龄等相关信息。
本来以为广大网友会聚焦代练公司不作为,没有做好相关的「防沉迷」工作这个关键点上。
但是意外的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很多网友对此事的评论是「家长的隐身」。
不仅仅是这件事情,还有很多与此类似的事情当中,现在很多矛头都指向了家长在相关过程当中的完美的隐身,而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社会和相关企业。
相似的案例网络上到处都是,还不单单是游戏这个行业,比如今年5月北京四中院就有这样一个案件,一位家长起诉某直播平台,要求退还10岁孩子打赏的14万元,但在审理后法院只判决平台退还2万元。
理由是,之前孩子有过一笔2万元的打赏,家长发现后申请了平台的退款,并成功了,但仅仅1个月后,孩子又打赏了14万元,这属于「二次打赏」案件。
法院认为作为监护人,已经申请过一次退款表明对此事知情后,依然疏于关注和照顾,没有对账户进行限制,监护人承担更大责任。
更有甚者,还有家长自己做的事情,会拉孩子出来「顶锅」,以此想要挽回损失。
比如前段时间在南京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网约车司机,声称她10岁女儿在未经她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她的手机在游戏中充值近3万元。
这位母亲要求游戏公司退还这笔费用,但游戏公司拒绝退款,随后李女士将游戏公司起诉至法院。
而在法院审理过程当中,发现这样几个疑点:
①充值时间大部分在深夜或工作日白天,不是假期;
②当时的孩子应该在湖北老家读书,该母亲无法提供孩子在南京的证据;
③消费充值涉及次从支付宝账户转款至银行账户,再通过微信充值到游戏账户等复杂操作。
针对这些疑点法院对于这位母亲的诉讼请求予以了驳回。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现在好像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从社会舆论上,已经不再是只要家长一闹,游戏公司全额担责这样的情况了。
现在在未成年人相关的话题上,之前一直隐身的家长群体开始越来越多的被关注和聚焦。
这样的转变大概就是在这几年才出现的,因为前几年游戏防沉迷轰轰烈烈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主流舆论还是在于指责游戏公司的责任。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一方面是相关政策在完善,就在今年5月,中国互联网下发《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其中在「5.5.2 h」条款中,写的十分清楚,如果游戏厂商已经做好防沉迷,但监护人未做到监护责任,或者帮助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那么超额充值的部分,游戏方承担责任建议比例为30%-70%。
这也意味着,监护人失责,也是需要承担30%-70%责任的,那就意味着双方按错担责,不至于离谱。如果监护人要是反复犯错或过错严重,也可能承担全部责任。
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实防沉迷这件事情只要家长不重视,那么外界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没用的。
就比如这次央视报道的「代练」事件,游戏公司已经做了防沉迷,做了人脸识别,但是孩子依旧有办法绕开。
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很多绕开的方法,比如租号、用家长的信息注册、又或者是跨公司跨平台的去玩游戏。
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一点,同时由于现在的玩家群体或者说社交媒体上的主流群体本身就是从特定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对于这些事情有了更清晰的明辨事理的能力。
另外就是最后一点,新一代的家长群体对于游戏的态度或者未成年人沉迷的态度也有所改观,他们会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件事情并且知道如何防止沉迷。
因此当出现这些事情的时候,从之前的清一色的指责公司企业,指责社会开始慢慢出现对家长不作为的指责。
防沉迷这件事情,无论如何,家长都应该是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