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最好的我们》上周刚开画,犯罪片《秦明·生死语者》就在本周上映了。虽然两部电影类型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拍电影之前率先启动了网剧,观众难免会将二者进行比较。
然而,两部电影“同种”不同命。《最好的我们》上映11天依然风头不减,单日票房力压《哥斯拉2》《X战警:黑凤凰》,仅次于《黑衣人:全球追缉》。就市场表现而言,算是给国产片长脸了。
《秦明·生死语者》上映两天已经后劲乏力,猫眼专业版对其票房预测为3500万,这又是一部“几日游”电影。《最好的我们》按照目前的走势,票房很可能破4亿。
尽管票房分化很大,这两部电影在口碑上却达成一致:都远逊于网剧版。即便《法医秦明》之前播出的三个版本网剧口碑参差不齐,4.8分的《秦明·生死语者》也再度拉低了这个IP影视化的下限。
网剧为什么很难孵化出成功的院线电影?换句话说,同一个IP,剧集和电影的成功是否很难并行?
小清新战胜重口味 《最好的我们》何以领先?
在IP运营过程中,初始的改编形态非常重要,一定程度对观众起到了“锚定”的作用。同样是青春文学,《致青春》最先改编成电影,电影版本就比电视剧更加光彩夺目。《最好的我们》最先以网剧视觉化呈现,电影版的选角和表演就很难超越。同理,《何以笙箫默》的剧版口碑也远好于影版。
不管是《致青春》《匆匆那年》,还是《何以笙箫默》《快把我哥带走》,青春片向来是票仓重地。电影《最好的我们》在类型上占有一定优势,加上高考后的档期选择,票房出佳绩也在意料之中。
此外,《法医秦明》和《最好的我们》虽然都曾改编成网剧,但两个网剧的影响力大不相同。《法医秦明》至今拍了四部网剧:《法医秦明》《法医秦明2清道夫》《法医秦明之幸存者》《尸语者》,除了《尸语者》之外,其余三部都已播出。
网剧《最好的我们》豆瓣评分8.9,有12万人参与评分,它在爱奇艺的点击超过34亿。《最好的我们》是视频网站上第一部现象级青春剧,虽然之前也有过《匆匆那年》,但是影响力不在一个量级。
四版《法医秦明》分属三个平台,而“法医秦明”系列小说有6本。搜狐版《法医秦明》《法医秦明2清道夫》分别改编自《第十一根手指》《清道夫》,腾讯版《法医秦明之幸存者》改编自《幸存者》,乐视版《尸语者》改编自《尸语者》。
虽然《尸语者》早在2016年底就已杀青,但随着乐视的崩盘,这部剧也神秘“失踪”,至今未播。而这次“法医秦明首次大银幕升级”正是乐视影业出品,也就是说虽然“法医秦明”已经有三部网剧,但是《秦明·生死语者》和未播出的《尸语者》才算孪生兄弟。
这种IP分拆售卖导致的品牌管理混乱,不仅仅是《法医秦明》一家面临的问题,《盗墓笔记》《鬼吹灯》《心理罪》莫不如此。《秦明·生死语者》票房失利还有一个原因是演员阵容缺乏票房号召力。
《心理罪》的两版电影分别起用了李易峰、廖凡,邓超、阮经天,虽然票房不达预期,至少是标准商业类型片的配置。这部《法医秦明》大电影的演员阵容甚至不及网剧版,如果自身改编功夫还不够硬,就难免成为市场炮灰。
剧影互动,狡兔三窟
从网生内容孵化出大银幕作品,目前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剧影联动”。一般情况下,两个版本的主控方为一家单位,这样可以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很好的联动效应。
乐视视频当年特别喜欢搞“剧影联动”,《睡在我上铺的兄弟》《28岁未成年》都是经典案例。网剧版率先上线,一方面作为乐视网的自制内容进行会员付费,另一方面给即将上映的电影进行预热和宣传。
有的IP虽然不是一家同时操盘,但是剧版和影版一前一后的组合拳也在客观上形成“联动”的效果,比如《匆匆那年》《盗墓笔记》。
第二种,网生内容便是IP的源头。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网生内容孵化出大银幕作品”,这条发展路径往远可以追溯到微电影时代。
郭帆导演用《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导演处女作《李献计历险记》其实改编自一部网络动画短片。在那时,这部软科幻电影或许已经给郭帆种下了科幻的种子。由微电影《老男孩》衍生出来的《老男孩猛龙过江》也是一个范例。
如果说郭帆和“筷子兄弟”还属于从事影视行业的专业人士,互联网迸发的力量还将一些“草根”卷入了电影圈。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大鹏、叫兽易小星、卢正雨。
作为《屌丝男士》的大电影,一部《煎饼侠》将大鹏送入了10亿导演俱乐部,这是中国电影市场狂飙猛进时的奇迹,也是网生内容孵化大银幕作品最突出的个例。
正因为大鹏一出手就卖到了11.62亿,这让叫兽易小星对《万万没想到》票房有超高预期。虽然最终奇迹没再出现,但是3.22亿的处女作成绩也很不错。卢正雨在推出《绝世高手》大电影之前,已经深度参与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等电影。虽然刚破1亿的票房并不算耀眼,但相较剧版《嘻哈三部曲之绝世高手》的小体量来说,也算功德圆满。
第三种形式更为普遍,那便是在“屯下IP”后的套现开发。既然拿下了某个IP的电影改编版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像《宫锁沉香》《新步步惊心》这样的宫斗戏也曾改编成了电影。
今年暑期档,电影版《诛仙》就要上映了,这种拍几十集剧都不一定讲清楚故事脉络的IP,90多分钟的大银幕作品不知可以找到什么把总的创作法。
“剧转影”多另起炉灶 动画剧集开出奇葩
很明显,有些类型的故事适合拍成电影,有些则很难展现。
比如,悬疑推理类就适合搬上大银幕。这也是为何《心理罪》《法医秦明》《暗黑者》纷纷推出大电影的原因。然而,犯罪类型在中国的影视创作大环境下,受到各种限制,很难拍出欧美作品里那样极致化的人物和案件。
《死亡通知单之暗黑者》的导演为邱礼涛,该片起用了一大票香港演员,很可能按照“港片质感”来拍,尽管原著小说描绘的是内地故事。这也是为赢得一定创作空间而做出的调整吧。
将一个电视剧改编成电影,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增强电影感。这也是为何《爱情公寓》大电影一定要借用《盗墓笔记》的桥段,将一部室内情景喜剧改造成奇幻探险类型的原因。当然,欺诈营销是不对的,但“提升电影感”的改造方向没有毛病。
《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这样的段子剧,不管是剧作还是表现形态,都过于单薄,因而在进阶为大银幕作品时都费了一番心思。《煎饼侠》采用“戏中戏”的结构来增强剧作严密性,并且通过动作打斗场面来提升可看性。《万万没想到》直接嫁接在西游IP上,魔幻的类型元素也降低了故事的廉价感。
所以,不少剧集改编成电影,除了保留片名或者人名,基本都推倒重来,毕竟这是两种形态的艺术形式。不仅这些段子剧的大电影是在遵循原版精神气质的前提下另起炉灶,很多大IP改编成电影也一样。
以“盗墓”IP为例,如果改编成电影,原著肆意挥洒的想象力和故事情节肯定要重新编排,小说只能提供基本的人设和人物关系,故事内容重新编排。所以,尽管《九层妖塔》因为“粉碎性改编”遭到天下霸唱的起诉,但是事实上,《寻龙诀》和电影版《盗墓笔记》也和原著没有多大的关系,基本也算编剧纯原创了。
尽管不少“剧转影”都挂羊头卖狗肉,但是网生内容中却有一支开出奇葩,那便是由网络动画剧集孵化出的动画大电影。比如,《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风语咒》《十万个冷笑话》《罗小黑战记》《我叫白小飞》《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
相比从0到1开发一部原创动画电影,以动画剧集的形式先来培育市场,建立起忠实的粉丝社区后再伺机而动,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是“曲线救国”的好办法。